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現(xiàn)如今市面上材料五花八門,很多人良莠不分地胡子眉毛一把抓,最后在一堆無價值材料中浪費時間和精力,得不償失,那么考試前應該準備哪些材料呢?
一建各科建材必須包含:實務、法規(guī)、管理、經濟;往年真題:近七年的就可以了,太早的沒有參考意義。
這是指往年考過了的大神整理的筆記材料,如果想提升效率這一塊必須要有,因為可以省去自己整理筆記的時間,還可以更快掌握核心考點,是提高效率的制勝法寶、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目前有很多手機APP支持一建刷題,自動統(tǒng)計通過率、知識點統(tǒng)計、錯題梳理等功能,非常方便,對于上班來說十分有用。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上下班及其他碎片時間拿出手機來刷十幾道題,工作學習兩不誤。
總體安排:知己知彼百戰(zhàn)不殆,首先要知道,一建四科中,最難的就是實務,甚至有一些第一年只考實務一科,實務過了之后第二年在考剩余三科,這足以說明實務難度之大,所以在復習安排上,一建四門科目中,復習安排應該是實務占三分之二左右,其余三門法規(guī)、管理、經濟總共占三分之一復習時間,其次,雖然我們追求高效復習,但是也不能太過于壓縮復習總時長,一般水平的考生復習時間要保證400-600小時,如果你想追求狂刀斬亂麻,那也要至少保證200小時的復習時間,要知道,根基不牢地動山搖。
方法和努力一樣重要,時間規(guī)劃好了,怎么復習起來輕松松
第一輪復習:通讀全書,先快速把材料過一遍,就當是在看小說,不求甚解,心里有個大概即可。
第二輪復習:要逐個章節(jié)各個擊破,順序是:先翻開書,跟著重點(一般視頻或者網站找的復習資料都會圈出重點)走,看完馬上做習題,習題不清楚的可以適當翻書查閱,本章習題做好馬上對照答案修改,把做錯的點在書上標記好,再單獨翻書,看一遍這個章節(jié),一邊看一邊把重點內容、掌握不夠的內容記到筆記里,這個筆記可以是手寫,加深印象,也可以是用電腦整理成思維導圖,后面復習的重心要慢慢向畢竟傾斜,全部章節(jié)看完后,把自己的筆記過一遍,開始做整科的模擬題或真題,做3套左右,感覺分數能達到及格線了,就算完成這個科目的第二輪復習了,可以轉入下一個科目。
第三輪復習:瘋狂刷題,在四個科目都可以做題達到及格線上時,就可以進入這個刷題階段了,可以用卷子、手機APP,適合自己的就好,錯了題也不要灰心,來回刷,直到記住為止,重點標準一下錯過兩次以上的題,這種最笨的方法就是用筆記記下來,反復的看,同時,在刷題的過程中,每周至少把自己四個科目的筆記全部過一遍,加深印象。
第四輪復習:精簡筆記,前面的復習已經把學習筆記整理得很詳細了,但是里面的很多內容在不斷刷題、復習的過程中已經掌握得很牢固,現(xiàn)在要做的就是減負,把這些不會在忘記的知識點,從筆記里刪去,這樣剩下來的知識點就都是比較難啃的骨頭,也是比較薄弱項,在考試前,拿著這份簡化后的筆記,每科考試開始前在考場外快速過一遍,確保知識點掌握無死角。
要合理分配時間,自己心里要有數,哪一門最弱,應該多花時間看書,個人認為經濟最難,花的時間最多,項目管理記憶性的東西最多,也花了很多時間,法規(guī)最容易,即使一點書不看,也能考60-70分,實務最難考,最難復習,實際上也沒有很好的方法,一個是靠平時多積累,另一個就是看運氣了,大家一定要把有限的時間分配好,因為我們都要工作,要掙錢養(yǎng)家糊口,不可能每天看10小時的書,合理利用習題集和模擬題,書上的習題實際上用處不大,邊看書邊做的以后很快就會忘記。
我的經驗就是:全部書看完以后,做幾套模擬題,即使一次做不完也沒有關系,可以多次完成(因為每門考試的時間足夠,不用擔心時間不夠用的問題)然后對照答案,把錯的題目包含的知識點前前后后整清楚,下次遇見確保不會再出錯,對照模擬題出現(xiàn)的問題和不足要抓緊把知識鞏固,一般來說,做4-6套模擬題,就把大綱上包含的知識點覆蓋到80%以上,不必做太多。
試卷是不作為閱卷依據的,可以在上面隨便化,不會的題目標出來,可以向下做,可能做完以后在反過頭來,就把那個知識點記起來了,答題卡一定要寫清楚姓名、考號等個人信息,實務尤其要注意,每道案例題留的空間太多,根本就寫不了那么多,要注意在規(guī)范的地方答題。
最后需要明白的是,進入社會之后,考試取證是我們自己鍍金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,同時,通過備考,保持自己的學習能力,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年代,讓自己能時刻充滿戰(zhàn)斗力,這將是讓我們受益一生的行為。所以,無論你最后能否通過考試,也不要氣餒,老天會善待每一個努力的人。